北京八维研修学院教学原则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的发展愿景是“创新教育、引|领未来”,而创新教育实施的关键就在于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创造性的提出了“强化、专注、兴趣”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教育活动的创新,促使教学在较短的周期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提升学生的价值。
力学原理告诉我们,若使物体移动的加速度达到最大,不仅需要保证施加到物体上力的强
度、需要保证施加到物体上的各种分力的方向保持一致、还需要保证施加到物体上的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即“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其实在学习和生活中也是如此,只要学会用力,把力用好,人生的轨迹就可以画出美丽的弧度,人生的高度、宽度、长度就会有光彩照人的非凡变化。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强化、专往、兴趣”的教学理念也是根据力学原理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节约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始终坚信:“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会学的学生;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的思想观念,并坚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强化训练、学习与严格管理为基础,让学生在每一阶段集中全部精力主攻专业领域的某一方向,同时不断采用“成就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促使学生寓乐于学,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快乐成功。
1. 强化
“强化”就是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强度。根据力学原理,如果要使物体移动的加速度最大化,
仅强调“力”的作用点精确和方向一致是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只有在确保“力”的作用点精确和方向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强化手段,有效地激发施力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迸发出最大的能量,使力的大小接近峰值,才能使得受力体移动的加速度达到或接近最大值。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强度,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大大增加了课程的课时量。为了能够使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八维制定并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促使其在合理的压力中不断开发自身的潜能。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转为主动,八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独创的成就驱动教学法,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高效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自习时间,自觉不自觉地实现了强化学习的目的。
2. 专注
“专注”就是要求教学与学习目标保持专一性。不仅力学原理告诉我们专往的重安性,我们
还可以从光学原理中看到专注的重要性。分散的光只有极少的能力和作用,但把它们凝紧起来却可以形成巨大的能源。用一面放大镜可以凝聚太阳光,而点燃纸张。当光被集中成为镭射线时,连钢铁都能穿透切断,这就是专注力量的直观表现。古训说得好:“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心无旁骛》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学习与工作必须专注的道理。一只豹扑人羚羊群中,盯住一只未成年羚羊便穷追不舍,追逐的过程中掠过其他羚羊身边也毫不停留,只盯着最初的那只羚羊。豹是聪明的,因为追逐的过程中豹和被追的羚羊都已疲惫,而其他羚羊则相对轻松,如果豹中途转换目标,会被其他羚羊轻松甩掉,所以它心无旁骛,一直盯着最初的目标,直至把猎物捕获。人如果能心无旁骛的追逐自己的梦想一定能够有实现理想的更大可能。
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目标的专一性,一个方面,北京八维研修学院采取了单科阶段精进的教学机制,即教学计划或课程采取串行方式安排,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将其时间、精力和智慧都集中到某一专业方向或某一门课程的学习上,帮助学生专心致志地学好每一个专业技术或每一门课程。另一方面,通过精简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核心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专注。
3. 激励
“激励”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古人言。“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从心理学上说,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关心某种事物或积极参与某种话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可分为兴趣和爱好两个层次,兴趣仅限于认识与关心,爱好还要参与活动。兴趣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进取方向,奠定事业的基础一即定向作用;
二是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诱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一即动力作用。学习犹如逆水行舟,并不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然而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为学生设立一定的问题情景、提供一定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则即便面临困境也能使人体会到挑战困难过程中的无穷乐趣,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认识需求不断得到了满足、认识能力不断得到了提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八维始终把兴趣看作“力”的作用点,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作为成就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内涵之一,围绕教学内容,通过不断反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同时,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可以发现学生对知识兴趣的源泉还在于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因此
北京八维研修学院坚持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倡导“教室就是小企业,企业也是大课堂”的教学思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如每名学生配置一台电脑在机房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得以边学边练、设置专业工作室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开发等,不断强化学生的实操训练,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赋予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进而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论高于实践的“权利感”。
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就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用意志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而不感到疲倦。